水稻纹枯病
发布时间:
2015-04-22
来源:
作者:
纹枯病俗称“花足秆”为什么有这个称呼呢,就是一得这病你一看水稻脚秆都花了。此病是真菌引起的,就叫他水稻脚气病吧,跟人的脚气足癣貌似也是真菌引起的异曲同工。此病为水稻三大病之一,近年来由于水稻栽培改制,还有栽培挂历水平和施肥量的提高,此病发生日趋严重,一般早稻发病重于单季晚稻和后季稻,轻者影响谷粒灌浆(何为灌浆,就是你还是胚胎时候需要大量吸收营养,灌浆就是植物受精胚胎期)此病重者引起植株枯萎倒伏,不能抽穗,或者抽穗不结实,严重田块减产可达五成以上,记住不是一成,也不是两成,而是五成哦。
首先来侃下此病的如何识别还有发生原因:
纹枯病是一种高温,高湿的病害,就和有脚气的人夏天高温高湿会严重一样样滴,此病一般在分蘖末期开始发病,(分蘖期,就是你种下一个种子出来后,分叉分叉再分叉,有点像哪咤的三头六臂,不过这个臂更多些。)拔节期到抽穗期盛发。(拔节期,就是阳光与肥水,把水稻向上拉长,迅速生长期,也就是人青春期,这时候,比较好动,活泼也容易受伤哦)。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,先在近水叶鞘(这个就是包着叶子和茎下面的东西,就叫小包吧)上发生椭圆形暗绿色的水渍状病斑,(大家此处可以记住椭圆色绿帽子)以后逐渐扩大成云纹状,这个有点像小孩子尿床时候形成的那个白色云纹哦。哈哈,不过这个中部为灰白色,潮湿时候变灰绿色。病斑是从下往上扩展,逐渐增多。也就是从脚向腿扩张。叶上病斑与叶鞘病斑相似 ,穗颈受害变成湿润状青黑色,严重时候全穗枯死,就跟人如果脚气长到脖子上估计也会是青黑色,严重时肯定也会嗝屁。高温高湿时,病部菌丝在表面集结成团,先为白色,以后变成黑褐色的菌丝,,成熟后易脱落,掉入土中。(何为菌丝,菌丝只是真菌的一种结构,跟一个家庭通常是有爸爸妈妈孩子组成的,菌丝就是个体)
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(菌核就是很多菌丝长到一定程度,等冬天天冷了,抱成一团暖和)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它寄主残体上过冬。第二年这个可恶的格格巫,不对,是可恶的菌核随灌水漂浮到水面上,潜伏到稻株上,在适宜温度时生出菌丝,侵入叶鞘,引起发病:然后病部生出菌丝向稻上部或者临近水稻蔓延。
其次咱们来谈谈这个病发病的条件,就跟足癣传染也是有条件不是。
1,过度密植,过多或过迟追施氮肥,水稻陡长嫩绿;灌水过深,排水不良,通气透光差,田间湿度大,加速菌丝的伸长和蔓延,都有利于发病,简单说就是大夏天你又脚气,你穿个又小又闷又湿的皮鞋,试试看,走两步。
2,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病最盛,田间小气候在25度到32度时,遇连续阴雨,病势发展特别快,你知道不,古人的屋漏偏遇连阴雨,就是从这里来的,记住了,高温一遇连阴雨,就倒霉透顶了。
3,矮秆多穗的品种因分蘖多,叶片密集,容易染病。人矮就矮吧,如果再胖,那是啥,是石磙。
三,防治措施。
书上云,以农业防治为基础,特别注意肥水管理,对有严重发病趋势的田块使用药剂保护。
1农业防治
1,减少菌源;稻田深耕,把病菌的菌核深埋土中啊,让他永无出头之日,这个可以办到。稻田整地灌水后,捞去浮渣以减少发病来源,此为专家所言,农民兄弟要扔鸡蛋,扔专家去。结合施肥,铲除田边杂草,消灭病菌的野生寄主。种田还的结合实际接地气哦。
2加强栽培管理,以合理密植为中心,采取相应肥水管理措施,施足基肥,根据苗情适时追肥,增施磷钾肥:生长前期,浅水勤灌,中期适时搁田,晾晒田,后期干干湿湿,使水稻稳长不旺,后期不贪青,不倒伏,增强抗病力。
磴锵锵,小李侃了那么多废话,最重要,最实用的时刻马上来到,大家不要睁大眼睛看仔细了,下面很精彩,错过了可要遗憾终生哦。药剂防治,一般掌握在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用药,以后每隔10天左右再喷一次,为一个疗程。具体还得根据当时天气及病情发展趋势而定,药剂可选,每666平用15%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70克,或者6%井冈.蛇床素可湿性粉剂80克,货20%井岗.腊牙菌悬浮剂100克,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40_50千克喷雾,对于发病严重的田块每666平方选择240/升噻呋酰胺
悬浮剂20毫升喷雾治疗.本来有图片上传的,可惜传不了,那就算了,大家凑合看吧,估计这个网站出问题了。如果大家看着不方便到微信公众号看,哪里以后就天天侃技术。
下一页
■
■
■
■
■
■
开封大地农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
地址:开封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苏州路

手机网站
